關閉→
當前位置:普法知識館>法律科普>刑事辯護>金融詐騙辯護>怎樣對信用證詐騙罪進行認定

怎樣對信用證詐騙罪進行認定

普法知識館 人氣:1.93W

怎樣對信用證詐騙罪進行認定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行爲人以非法佔有爲目的,利用信用證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則構成信用證詐騙罪。那在實際案件中,該怎樣對信用證詐騙罪進行認定呢?我國法律規定,信用證詐騙罪的認定標準是什麼呢?針對以上問題,下文將一一爲您展開詳細介紹。

一、怎樣對信用證詐騙罪進行認定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雙重客體,既侵犯了他人的財物所有權,又侵犯了國家的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爲行爲人實施了利用信用證進行詐騙行爲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依本節第200條之規定,單位也可以成爲本罪的主體。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之目的,過失不能構成本罪。如對於使用僞造、變造的信用證或者附隨的單據、檔案、作廢的信用證進行詐騙的,構成犯罪必須以明知所使用的信用證屬於僞造、變造或是作廢的爲必要。

二、信用證詐騙罪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1、關於本罪的既遂標準問題

本罪是行爲犯,還是結果犯。換言之,本罪的既遂是否必須以行爲人騙取數額較大的財物必要條件?對此,理論界也存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爲,本罪是行爲犯,刑法第195條規定本罪有三種量刑檔次,在第一個量刑檔次中,並沒有規定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才構成本罪。可見,本罪是行爲犯,行爲人只要實施信用證詐騙活動,無論貨款是否得手,均構成本罪的既遂。

另一種意見認爲,在刑法理論上,詐騙罪是結果犯,已詐騙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產是具備完整犯罪構成的標準,信用證詐騙罪也不例外。

我們贊同第二種主張。在對法條理解上,應注意相關法條的協調統一,切忌對法條作片面孤立的理解,更不能盲目迷信立法,把立法的無意疏漏也奉爲聖經。信用證詐騙罪具有財產犯罪屬性,公私財產所有權是其客體之一,只有其受到現實侵犯,才能構成犯罪的既遂。實踐中信用證項下的款物數額都比較大,因而行爲人意圖騙取或者實際騙取的財產數額都比較大,立法沒有必要再用“數額較大”加以限制。因此,詐騙數額較大的財物仍是本罪既遂的要件之一。

2、如何認定信用證詐騙罪的數額

有的認爲應以行爲人主觀上意圖騙取的數額爲準;有的認爲應以行爲人透過實施詐騙行爲而實際得到的財物數額爲準;有的則主張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分不同情況而採取不同的標準,即在信用證詐騙未完成形態下,即未遂、預備、中止的情況下,以行爲人主觀上意圖騙取的公私財物數額爲標準,在信用證詐騙罪的完成形態中,則以犯罪造成的直接損失額作爲認定犯罪數額的標準。

我們認爲應以信用證上記載的數額爲準。在信用證詐騙罪未完成形態下,由於不存在被害人受損的事實,犯罪人也沒有“實際所得”,只存在信用證記載的數額,而其正是行爲人意圖騙取但因各種原因未得到的,故以信用證上記載的數額作爲詐騙數額,是符合主客觀相一致原則的;在信用證詐騙罪完成形態下,由信用證結算方式所決定,行爲人實際套取的是信用證項下的全部款項,不可能還保留一部分數額,因此,仍應以信用證上記載的數額作爲認定標準。

實踐中,還應注意的是,倘若行爲人確實不知道是僞造、變造、作廢的,如對於可轉讓的信用證透過轉讓而得來自己不知道的,或出於過失設立了一些“軟條款”的,則不構成信用證詐騙罪。

TAG標籤:#認定 #詐騙罪 #信用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