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普法知識館>法律職場>合同事務>合同糾紛>土地承包合同可以訴訟嗎

土地承包合同可以訴訟嗎

普法知識館 人氣:3.13W

一、土地承包合同可以訴訟

土地承包合同可以訴訟嗎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涉及面廣,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對這些問題,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妥善處理。具體措施如下:

1、嚴格規範機動地管理。集體機動地,要在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民主商議的基礎上,採取公開招標或公開協商方式發包,嚴禁暗箱操作或仗權承包。同等條件下,機動地優先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為了切實保證機動地合法、合理、公開發包,保護廣大農民合法權益,凡是機動地發包合同,必須經鄉鎮農村經濟管理機構進行依法鑑證。承包的機動地,任何人不得轉包、轉讓他人。機動地承包期限一般為一年,最長不得超過3年。

以前合同約定承包期較長,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應保持不變;按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規定,需要調整承包合同的,按規定的承包期進行調整;按規定應解除的合同,解除後按新的承包期發包。機動地發包收入計入集體積累。

2、積極促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對離田從事其他經營或勞務輸出的農民,要支援和鼓勵其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要維護他們的土地承包權和收益權,不得強迫或阻礙農戶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截留、扣繳農戶承包地流轉的收益。要堅持按程式進行流轉。農戶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轉出方和受讓方要簽訂流轉合同。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要經發包方同意;採取其它方式流轉的,要報發包方備案。流轉合同當事人可以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合同鑑證。

3、妥善處理承包期內收回的農戶承包地。土地延包後,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農戶承包地搞招標發包的,要及時糾正,切實維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前,發包方收回農戶承包地抵頂所欠承包費,簽訂協議的,按協議約定執行;《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後,依法糾正。《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前,全戶農轉非和全戶戶籍遷出,已收回的承包地不再退回;未收回的,除遷入設區的城市外,應保留其承包地,由其繼續承包。

4、是妥善處理“戶在人不在”農戶的土地承包。土地延包時得到承包地的“戶在人不在”農戶,凡是願意繼續承包的,不得強行收回其承包地;願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應支援、鼓勵其依法流轉;不願意繼續承包的,應辦理相關手續,退還給集體。土地延包時,未得到承包地的“戶在人不在”農戶,要求承包的,原則上應同意其承包土地。承包地可在機動地復墾地、退包地中解決,暫無力解決的,可通過候地解決。“戶在人不在”農戶與集體經濟組織簽訂不要承包地協議的,從其約定。

5、妥善處理婚出婚入人口承包地問題。土地延包前結婚的婦女,戶籍在土地延包前遷入的,由遷入地分給承包地;未分給承包地的,從機動地、復墾地、退包地中解決;暫無力解決的,可通過候地解決。戶籍在土地延包前未遷出的,由原戶籍所在地分給承包地;未分給承包地或分給後收回的,在機動地、復墾地、退包地中解決;暫無力解決的,可通過候地解決。由於地域間土地延包實施時間不一而導致婚嫁婦女無地的,原則上由戶籍遷入地解決承包地;無力解決的,可通過候地解決。因負有贍養義務,男到女家生產生活的,在土地承包上與婚出婚入婦女同等對待。

我國的相關土地部門在辦理這類案件時,因積極的考慮相關當事人員和合法權益。在補償這類賠償金時,應積極的對相關的婦女、兒童、老人進行照顧。相關的訴訟書中,也應積極的按照這類土地當事人的權益進行保護。

TAG標籤:#承包合同 #土地 #訴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