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普法知識館>法律職場>合同事務>合同訂立>中國民法典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中國民法典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普法知識館 人氣:2.24W

一、中國民法典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中國民法典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一)一方面取得財產上的利益

取得財產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實而增加財產總額。

不當得利的成立須以一方取得財產利益為首要條件,若僅致他人損害,而自己並未獲得利益,即使負賠償責任,也不構成不當得利。

此處的利益,既包括財產的積極增加。財產的積極增加,是指權利的增強或義務的消失,使財產範圍擴大,如取得所有權、知識產權、所有權上負擔的除去等;財產的消極增加,是指財產本應減少卻因一定事實而未減少所產生的利益,如本應支出的費用而沒有支出,實際上等於增加了財產。

(二)他方受有損失。

指因一定的事實,使他人的財產總額減少。

若僅有一方獲利而無他方受損,則不能構成不當得利。

此處的損失,既包括財產的減少,也包括財產的消極減少。財產的積極減少,是指現存財產的減少。財產的消極減少,是指財產本應增加而未能增加。

(三)取得利益與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係。

不當得利的成立,以利益和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係的條件。即一方受損是他方獲利所致。至於損失與利益的範圍大小是否一致,形態是否相同,在所不問。

在返還利益時,利益小於損失的,以利益為準,利益大於損失的,以損為準。超出損失部分的利益,在扣除有關費用後,收繳國庫。

(四)沒有法律上的依據。

沒有法律上的依據,是指獲得利益沒有法律上的依據。

可見沒有法律的依據,是對於獲得利益而言的,並不要求取得權力或財產也無合法依據。如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權是合法依據的,但他取得的該項利益卻無法律上的依據,因此,應按不當得利制度返還該項利益。

二、不當得利的特徵

①雙方當事人必須一方為受益人,他方為受害人。

②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害人遭受損害之間必須有因果關係。

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即既沒有法律上、也沒有合同上的根據,或曾有合法根據,但後來喪失了這一合法根據。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沒有合法根據或得知合法根據已經喪失後,有義務將已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害人。

因此,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因為不當得利受到損失的當事人一方可以要求得利的一方根據實際的案情情況進行返還不當得利,但是,如果這筆利益是屬於道德義務、或者是債務到期之前的返還,或者是沒有給付義務的清償,那就不能請求返還。

由此可以知道,返還不當得利是可以返還原物,或者是作價返還,比如使用原物所獲的利益,而不當得利一定是一方受損,另一方沒有法律上的依據獲利,並且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收益人是有義務要進行返還所得利益。

TAG標籤:#要件 #不當得利 #民法典 #